《网众传播》序言一

(本文作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熊澄宇教授)

进入计算机时代以来,人类的传播行为、传播观念、传播理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电脑的出现是个体的人与计算机的第一次结合。在PC平台上,人的无限创造性通过DOS、WINDOWS和各种人机交互界面的帮助,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文字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媒体演播系统等各种信息处理软件的不断出现和更新,使人们重新认识信息、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的意义。互联网的出现,把无数个体的信息终端连成一个整体,使人们不仅在实体空间里,而且在虚拟空间中也构成人群、社区和社会。各种移动信息终端的出现,使网络传播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信息交流从理想变为现实。

从表象看,由信息传播技术(ICT)帮助构成的网络化传播涉及的是媒体形态,是信息终端、传输渠道,网络环境;透过表象,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核心元素仍然是人,是人的思想、人的愿望、人的行为。人是信息传播的起点和终点,通过人的行为而作用于社会是信息传播的动机和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信息技术和媒体形态,都是服务于目的或动机的手段和过程。何威关于“网众传播”的思考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在今天的信息社会环境中梳理和辨析人类传播行为的钥匙。

我在《信息社会4.0》一书中曾把信息社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0是信息技术运用,2.0是信息产业发展,3.0是信息经济影响,4.0是信息社会建构。信息社会4.0 实际上谈的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推动,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何威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拓展完成的《网众传播》一书从辨析传播学理论入手,通过大量的案例和量化分析,对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形态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了认真梳理和深入剖析,为我们理解今天的传播行为、媒体环境和社会形态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框架和创新明显的学术思考。

何威的著作对目前理论界普遍使用的网络传播一词提出质疑,认为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不属于同一个逻辑层面。他摒弃了“网民”和“受众”的说法,提出并解读了网络化用户的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网众”与“网众传播”的概念。他提出,网众是网络化用户组成的群体,网众传播指的是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中介的传播现象、模式和行为。他从行为主体、传播特征的角度分析了网众和网众传播的六大特征、八种类别,发现了一些网众传播的规律和可能的理论模式。特别是他对网众传播过程中信息流动中过滤与规制的研究,通过大量的案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了坦诚的剖析和理性的思考,这种研究态度和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何威的著作是从博士论文拓展而来,但他的研究不是从概念出发的纯理论研究,从他1996年到清华读本科开始,他就是带着强烈的入世愿望从事学习和研究的。何威在本科阶段学的是中文,同时他被推举为清华学生电影文化报纸的主编;他在硕士阶段学的是传播,同时又是全国著名网站水木清华的版主。硕士毕业后,他以公务员的身份,在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工作两年后,又带着实践中的困惑和思考,毅然辞职返校攻读新媒体方向的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期间,除了在课堂上图书馆的攻读外,他不断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的方式接触学术前沿。

在论文写作阶段,他获得了去英国西敏寺大学一年半访学的机会。这段经历开拓了他的国际视野,训练了他在西方学术语境中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同时也促使他在全球时空范围建立坐标系,重新思考博士论文的学术定位。从英国回来后,我与他就论文的写作进行了多次交流。我明显感到,他的论文更注重数据、案例和量化分析,原来的以个人表达为特征的创新,转化为以理性分析为特征的严谨,也更能听进不同甚至是反面的意见。

作为青年学者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他是认真的、努力的、花了心血的。但作为学术道路上的第一个台阶,这本书从体系的完整、观点的准确、分析的科学等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在他把书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正好他的孩子问世了。我想,为人子,可能关注的是呈现;为人父,可能需要的是奉献。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做人,从个人表达到社会责任,是一个转折,也是一种提升。希望何威以凝聚他心血的这本书和他的女儿为见证,坚持独立思考、批评精神、创新愿望、务实态度,在世界时空的坐标里,做一个好父亲、好学者。

是为序。

熊澄宇
2011年1月

《网众传播》序言一》上有1个想法

  1. Pingback引用通告: 《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出版了 | Oh My Media | 媒介与传播研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