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网购的“光棍节”生于网络

[本文由何威发表于《青年参考》(2012年11月14日 第39版),报纸版面链接见:http://qnck.cyol.com/html/2012-11/14/nw.D110000qnck_20121114_1-39.htm#,原始文章见何威的BLOG:11月11日“光棍节”的真正由来 ]

11月11日,当你在各大购物网站大肆血拼的时候,可否抽出片刻,考虑一下这个严肃的问题:“光棍节”究竟从何而来?

从小我们就期待过节。儿童节有礼物,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国庆节放假不上学,春节合家团聚还能放鞭炮、拿压岁钱……改革开放以来,圣诞节开始进入大城市居民的视野并向全国扩散,互赠圣诞贺卡和礼品成为小学生、中学生的时尚潮流。同为舶来品的情人节,对于情侣们的影响和意义已远远超过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七夕”。

在最近几年里,有一个新的“节日”越发频繁地见诸报端和网络。那就是11月11日,它被称为“光棍节”或“光光节”。顾名思义,一个专为单身者设立的节日。

为什么是“11.11”?似乎也非常容易理解:有哪个数字比“1”更像一个“光棍”呢?一年里又有哪一天,能像“11.11”这样汇聚了如此多的“光棍”呢?

显然,“光棍节”并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从西方“进口”,更无法对应历史重大事件或名人。但它仅仅是商家生造的打折购物“节日”吗?

实情并非如此。

搜遍中文网络,在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或一些网络新闻中,往往把光棍节的由来,上溯到所谓“南京高校某男生宿舍卧谈会中的奇思妙想”。但这类说法根本没有任何可靠的消息来源或档案证据,还常常自相矛盾,例如此“卧谈会”的发生时间就有“1993年”、“2000年”、“90年代初”等多种版本。而且,何以解释“卧谈会”的一个创意,能演变为全国流行的节日?其发展路径和壮大理由也没有任何交代。看起来,这像是某位仁兄想当然的说辞,之后又被各媒体不负责任地以讹传讹。

混迹中文网络超过15年的笔者,进行了一番“网络考古”,并且直接联络了有关“亲历者”核实求证。最终结论是:“光棍节”的真正起源,极有可能是水木清华BBS的“光协”版。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简称教育网或CERNET)连接着中国的300多所高等院校,大量以高校为依托的BBS则是当时大学生们最热衷的网络应用和最流行的社交方式。水木清华(SMTH)是教育网也是中国大陆互联网上第一个BBS,用户们通过TELNET方式登录其中(到1999年前后,各高校BBS才陆续提供基于浏览器的WWW访问方式),讨论、聊天、聚会、交友、恋爱。

从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水木清华BBS在清华大学乃至北京高校学生中曾拥有的巨大影响,或许是如今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清华学生中曾流传一句话:“水木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泡过水木,似乎就不算真正体验过清华的校园文化。这种影响力一直延续到2005年以后,才在政策(高校BBS强制实名制)和技术(各种新兴社会化媒体不断涌现)的双重因素下逐步衰退。

1996年,水木“光协”版(英文版名为single)宣告成立,成立之初的中英文版名分别为“网路光协”、“single_person”,不久后更名。容我提醒大家,那时,中国网民人数只有区区60万;电脑里的常见操作系统是Win95;四大门户、谷歌、百度统统没有诞生;小马哥还没来得及发明OICQ,痞子蔡也还没来得及写后来红极一时的BBS网恋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另一方面,当时的清华男女生比例高达7比1,“和尚班”也不在少数,再加上理工男的“宅”本性,找不到女朋友的单身男着实太多。

于是,那些曾误以为这是个“光盘协会”或“研究精密光学仪器的地方”的大学生们,发现这个可以大谈“单身生活苦与乐”、共同“灌水”、并时常举办“报告会”、“腐败”活动的版面,是那么亲切而放松(“灌水”指大量发表与主题不甚契合的讨论文章,“报告会”和“腐败”指的是请客吃饭或聚餐娱乐)。“光协”人气与日俱增,也吸纳了大量的女性成员,并逐渐催生了如今大行其道的一系列“专有名词”,例如单身男性称“光光”,单身女性称“明明”,找到对象离开单身状态则相应被称为“脱光”和“失明”。

要感谢“光协”历任版主的辛勤劳动,他们多年来不断收入精华区的版面文章成为“考古”的主要证据。于是我们得知,至少到1997年10月3日,已有 “光光”一词;在1999年11月27日前,已有“明明”一说;而2000年的时候,因为某人“脱光”或“失明”而要求被“报告”的帖子已经比比皆是。

关于11月11日这个特殊的“节日”,强有力的证据显示,至少从1999年开始,水木清华BBS的“光协”成员们已经开始集体庆祝“光光节”,并延续至今。而且,除了“11.11”之外,他们也将“11.1”称为“小光节”,并作为召集聚会的由头。

“陈独目”,ID名叫“chendoom”,1997年到1998年为“光协”的版主之一。笔者向他核实:他在任版主期间,“光协”是否已有“光光节”一说?chendoom短信回复:“当时版上公开讨论并投票选过光光节的日期,我印象中应该是11月1日或11月11日。不知道翻精华区是否还能考据到痕迹。”

遗憾的是,我并未在精华区中找到当年投票和决策的直接记录。但至少可以确认,1999年11月11日的水木清华BBS,发生了目前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光光节”庆祝活动。而对这个日期的命名和活动的酝酿,必然要更早一些。

就这样,犹如一粒种子,“光光节”在大学校园、也在年轻学子心里生根发芽。随其影响日盛,这一网络亚文化产物也逐步得到“官方”的认可,最直接的表现是清华“男生节”的设立。从2002年起,清华大学将每年11月12日定为“男生节”,男生们在这一天可享受优惠、参加活动,更重要的是,得到女生们的关爱和礼物。

为什么是11月12日?联想到清华由来已久的“女生节”设置在3月7日,也就是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前一天,那么“男生节”的日期和11月11日“光光节”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言自明了。

之后的故事不难猜测,随着一批批大学生步入职场走向社会,也随着校园BBS用户涌向各大论坛、博客、社交网站乃至微博,“光光节”文化也在大众间普及开来。只不过,曾经的“光光节”,演变成更直白而容易被大众理解的“光棍节”,尔后再被已经坐大无需噱头的电商卖家淡化成“双十一”、“购物节”,尽可能减小引发消费者不快的联想。其关键词也从校园文化的“爱情、郁闷、聚会、交友”,演变为疯狂血拼的“五折、包邮、抢购、秒杀”。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博士)

人民日报:网络论坛,主角变配角

【《人民日报》2011年12月9日第12版刊出该报记者徐丹撰写的文章《网络论坛,主角变配角》,采访了《网众传播》一书作者何威并引用其观点。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近日,复旦大学BBS(网络论坛)“日月光华”传出消息,66个版面因人气低迷被列入关闭考察名单。与此同时,在微博、社交网站的“围剿”之下,上海交大、同济等高校BBS上站人数也不复当年日均万人的盛况。对此,在曾经的BBS粉丝追忆自己“青葱”岁月的同时,有人发出“微博火了,BBS已死”的感慨。作为中国互联网早期的热门应用之一,BBS真的“不行了”吗?

BBS已死?

仍有近三成网民使用,但影响力有所下降

“高校BBS因为人气低而关版是一直以来都有的现象。在前几年BBS火爆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清华大学BBS“水木清华”的资深用户、现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系的何威博士认为,“这可能是管理者所使用的一种淘汰机制,希望用这种方法让版面更有活力,也使得有限的资源可以被更好利用。”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BBS目前仍然是中国互联网排名前列的应用。截至2011年6月,BBS论坛覆盖人群达到14405万,在网民中仍然有29.7%的使用率,虽然相较上次统计,使用率下降了2.8%,但并没有出现使用者大量流失、“BBS已死”的迹象。

在人民网社区部副主任肖红看来,高校BBS的主要使用群体为乐于追求时尚的大学生,因此受到微博等网络新应用的冲击较为明显,“而强国论坛的使用者大都在30岁以上,他们对于参政议政兴趣浓厚,有着较高的忠诚度,或者说这些用户‘喜新但并不厌旧’。”

但是,BBS的影响力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几年之前,“芙蓉姐姐”、“天仙MM”等网络红人相继现身论坛,“卖身救母”、“馒头血案”、“虐猫事件”等热点火爆BBS,BBS成了新闻“猛料”的集散地。但如今,“郭美美事件”等热点话题却首先出现在微博上。

“从2010年开始,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微博元年’,BBS在新闻热点曝光方面的功能就已开始弱化,网民爆料首选微博。”上海交通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谢耘耕教授一直从事社会重大舆情的相关研究,“去年我们对国内20件重大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微博曝光的事件占11起,成为了网络爆料的第一选择。今年前三季度,我们跟踪监测了60件社会重大舆情热点,其中来自新媒体的爆料占72%,传统媒体占18%;而在新媒体中,来自微博的占24%,BBS论坛消息仅占14%。”

未来在哪?

BBS和微博互相借鉴,融合将成趋势

作为新媒体“前浪”的BBS,何威认为其依然有发展空间,“随着新鲜感的褪去,大家就会发现,如果想在人人网(微博)或者微博上进行深入的或者延续性的讨论还是比较困难的,而BBS比较适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长期的集中讨论,也就是说,要对特定内容进行深度讨论,BBS这种应用就还很有价值。”

何威认为,相较而言,微博和社交网站并不是“主题式”的架构,大家的兴趣点在具体个人,信息会顺着关注对象和关系链推送过来,每个人看到的主页都不相同。

尽管很多人不太看好BBS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BBS本身也在进行突破,不断完善。在新一代BBS论坛——豆瓣(微博)小组和百度贴吧中,所有的注册用户都可以建立新的小组或者贴吧,即使某个小组或贴吧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发言,但其内容始终存在,人气低的论坛并不一定没有价值,不会因此而被关闭。

此外,面对微博、社交网站的冲击,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BBS也都在“社交网络化”,加入社交元素,比如百度贴吧就推出了个人专属空间“i贴吧”,用户可以相互关注。

与此同时,微博也推出了微群、轻博客等类似BBS的产品,希望通过主题讨论和汇聚精华内容来增加用户“粘性”。事实上,强调内容和关注社交并不矛盾,各大网站和相关应用也都在试图利用新的媒体技术融合这两种功能。

媒介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使用习惯等因素,很多用户还会继续使用BBS,而且随着BBS的升级完善以及微群等应用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融合BBS和微博特性的新的媒介应用。”谢耘耕预测说,“在新媒体领域,不同媒体形态‘并存、融合、互补、创新’都是正常的。”

【网络转载:新浪网凤凰网

浅析网众与网众传播

【下面这篇论文,来自《新闻世界》2011年第8期,作者是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沈颖和朱世培。他们采纳了《网众传播》一书的核心概念及观点,对2010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中有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摘要】笔者认为以前常用的“网络传播”概念已不能准确且恰当地描述当今媒体的许多新的现象、新的模式,因此在本文中借用了何威的“网众”与“网众传播”概念。笔者依据2010年新闻学的核心期刊中有关网众与网众传播理论的主要内容,认为网众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众传播的媒介研究(主要是对微博的研究)、网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包括社会各个领域因网众传播而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两个方面。

【关键词】网众 网众传播 微博 新媒体事件

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由网络首先发布、各种媒体跟踪报道的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新闻事件,例如2007 年的“周老虎”事件、2008 年的“天价烟”事件、2009 年的“躲猫猫”事件等等。有人将这些事件称为“网络事件”,也有人称之为“新媒体事件”。笔者在阅读2010年新闻传播学的相关核心期刊时,发现有很多学者都在研究这些现象,并且探讨的视角有很多。笔者试通过列举一些较为典型的论文的主要观点,对这些视角进行分析。

一、“网众”与“网众传播”概念
继续阅读

孤独的人群及其终结——读何威博士新著《网众传播》

[本文作者:常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博士,知名作家。此文也发表于中华传媒网学术网]

若干年前,一部社会学著作曾令我深深着迷,题为The Lonely Crowd(《孤独的人群》),作者是美国学者大卫•里斯曼(David Riesman)。虽然是一部扎实的社会研究专著,借鉴了人口统计和性格分析的诸多繁杂理论,却仍带有强烈的隐喻色彩。在最后一章Autonomy and Utopia(自主性与乌托邦)中,作者做出了一个似乎有悖其社会学学者身份的语言:为了使自己与身边其他人更加相似,人类必将失去其社会自由与个体自主。

将《孤独的人群》与面前这部《网众传播》并提,似乎有点勉强:前者初版于半个多世纪之前的1950年,那时电视尚未全面进入美国家庭,麦克卢汉惊世骇俗的《理解媒介》14年后方面世,传播技术对于个体人格与社会形态的塑造还远不是个问题。而在《网众传播》诞生的2011年,Facebook、Twitter及其中国版本似乎已经成为考察一切社会问题都无法绕开的话题。不过奇怪的是,《网众传播》还是让我下意识地回想起《孤独的人群》,我隐隐感觉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而正是这种关联将何威博士的思想纳入到传统社会研究的谱系之中。

何著给人最为强烈的第一印象,即是“网众”概念的提出。在此之前,虽有若干学者使用过这个字眼,但对其做出科学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社会媒体研究理论体系的,何威博士是第一人。尽管他的界定更多是描述性的,作者本人亦声称“不愿意做出全称式的判断”,但无疑只有理解了这个稍显复杂的概念,才能大致摸到何著的思路走向。无论何时,“创建”一个新的概念都是需要勇气且伴随着争议的行为,而最初的观点交锋往往是一切新的理论体系得以最终完成建制化的必由之路。作为何威博士的同行和挚友,我乐于看到他的观点陷入争议,并盼望这种争议能够有助于整个新媒体研究领域的前行。

从“网众”这个概念出发,预示着何威的理论必将迥异于被传播学界封为主流的美国行为主义研究范式。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何威借鉴了英国文化研究传统与“使用与满足”传统中的“积极受众”观,指出“网众”中个体的互动关系是真实存在而非想象性的,且始终处于流动变化之中。因此,何威试图建立的乃是一种基于个体能动性(agency)的传播理论。做出这种选择,并非个人研究旨趣使然,而源于他对社会性媒体及其社会功能的深刻理解。

不过,不同于其他基于个体能动性的社会理论,何威视野内的个体是不顺从的,这种不顺从性并非完全来自新媒体环境塑造的新型社会结构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始终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在第六章的案例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英国青年亚文化研究模型的影子(参见Stuart Hall and Tony Jefferson,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Routledge, 1991)。新媒体并未颠覆既有的信息传播与文化抵抗模式,而只是赋予其新的手段与方法。从这个意义上看,何威仍是一位“社会决定论”者,而非“技术决定论”者。在政治意义上,“网众”等同于“网络公民”,这并未颠覆“公民”的既有概念内核;在经济意义上,“网众”等同于“网络消费者”,也没有推翻人类社会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生产-消费”框架。何著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为既存社会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而非一味追求惊世骇俗的颠覆效果(事实上,这是许多从事新媒体或传播技术研究的青年学者的“习惯性动作”)。他的研究是扎实稳健且富有启发性的。鉴于此,即使对于依旧沉迷于传统媒介(如电视)的研究人员如笔者,《网众传播》提出的理论体系也具有强烈的借鉴价值。

依旧回到《孤独的人群》上。对比大卫•里斯曼笔下的“人群”(crowd)和何威笔下的“网众”,不难看出个体在社会结构中扮演的角色究竟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大众社会中,学者们幻想的自主性的乌托邦仿佛是个永远无法企及的所在;而在网络社会中,技术赋予原子化的个体以更多政治经济力量,“人群”依旧存在,但已不再孤独。从这个意义上讲,从“人群”到“网众”的变迁,预示着旧式社会结构的终结。尽管这一过程充满挣扎与反复、冒进与妥协,其本身也带有乌托邦的色彩,但比起的旧的乌托邦来,“网众”时代的乌托邦一扫绝望情绪,无疑为“这个世界会好吗”提供了更为美妙的答案。学术著作并不必对整个世界提出解释,但研究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无疑会对其理论体系的解释力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与何威博士同出清华,如今又是同行,虽各自躬耕于不同的领域,却也难以避免会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呈现出一定的亲缘性。这篇书评与其说是对著作本身的剖析,不如说是对于我与何威所共同秉持的某种媒介观的呈现。而这部《网众传播》的出世,使一种大致可被称为“清华思路”的东西有了坚实可信的经验基础。它的价值,会在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中持续发酵。

读书:《网众传播》 —— 从信息爆炸到传播力爆炸

[本文作者:魏武挥,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TMT著名评论家和研究者,知名blogger”IT Talks“。 本文是他为《网众传播》一书撰写的书评,已发表在本月的《网络传播》杂志及《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八期,前者刊出时由于版面原因,由作者本人删节至3000余字,以下为全文。全文来自魏武挥的blog文章。]

按照CNNIC对网民的定义:6周岁以上半年内上过一次网的中国公民。张三和李四都是网民。只不过二人网络上的行为很有些差异:张三经常逛逛门户看看新闻,有时候也会去视频网站看点电视剧,仅此而已。而李四,则喜欢出没于微博、SNS、BBS之中,也会使用各种IM(即时通讯工具),到处和他人交流。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是:张三是用鼠标的(只看不写这个就够了),而李四是用键盘的(因为他需要打字)。

毫无疑问的,他们都是网民。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是有区别的。我们很难用“活跃与否”来对他们做区隔:事实上,张三也是个天天要上网的人。他们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清华传播学博士,现任教于北师大的何威在他的《网众传播》中回答了这一问题。在他看来,类似张三的这类基本以信息单向接受为主的,是为“大众”,而李四这样的,则可称为“网络化用户”,众多李四则构成了一个群体:网众。何博士对“网络化用户”的定义如下:

当今社会中那些积极的媒介使用者,他们以跨越各种媒介形态的信息传播技术(ICT)为中介,与其他媒介使用者相互联结,构成融合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网络化用户则成为该网络的节点(node)。

在本书第18页,何威以一张表格的形式,罗列了“网众”、“大众”、“受众社群”的各自特征和差异;而在第21页,同样用一张表格,罗列了“网众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特点和差异。这里不再赘述。

此书脱胎于何氏的博士论文,故而有极强的学术风格。由于“网众”一词,属于作者的原创,而对于学术而言,一个名词概念的新创立,需要进行相当严谨的文献回顾、维度分列和操作化定义描述,绝非信手拈来。这本书起手几章都是在建立这个新概念的“合法性”(legitimacy),这是学术规范,不过,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论证一个严肃概念是否成立的重要性,远不如这个概念到底有什么用?

早期的互联网有一句名言:“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 继续阅读

人民日报:博客脚步“轻”起来

【《人民日报》2011年8月31日第15版刊出该报记者徐丹撰写的文章《博客脚步“轻”起来》,采访了《网众传播》一书作者何威并引用其观点。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你的兴趣是什么?足球?音乐?美食?你想拥有一个能够分享个人兴趣、聚合同好者的平台吗?

正当微博客取代博客席卷互联网之时,号称“个人兴趣网站”的轻博客正悄然发力:据悉,网易内测的轻博客服务即将在8月中下旬上线,同时凤凰网轻博客产品“快博”也已开始针对特定人群展开邀请测试。而此前,新浪Qing、盛大推他、人人网人人小站等一系列轻博客产品已经上线。

比博客更轻盈,比微博更厚重,整合了二者优势的轻博客,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新兴媒体的流行趋势。

  强调互动、主题更多样

作为舶来品的轻博客始于国外网站Tumblr,它的口号是“用极简的方式博客”。可以说,轻博客是简化版的博客,重点在于内容和视觉设计,用极简风格重点展示用户创作的内容。同时,轻博客也是扩展版的微博,取消了主流微博140字的字数限制,在发布组图、音视频方面也更为便利。

  “轻博客出现并开始走红,这是互联网市场进一步细分的结果,也标志着人们数字化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因为它在致力于满足更挑剔、更精细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系教师何威评价说。

轻博客介于博客与微博之间,但同时也需要找准产品定位,强化自身特色。相较而言,轻博客有比博客更强的互动性和人际关系,可以互相“关注”,可方便地对内容进行转发与评论;但与微博相比,轻博客更凸显内容,更重要的是关注“标签”,代表不同话题、兴趣点的“标签”成为轻博客的无数个“频道”,自动整合并推荐相关内容,聚合同好群体。

也就是说,在微博和轻博客中“关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微博用户通过“关注”特定的人来获取内容,既重视内容也重视来源;而轻博客淡化个体强调博客本身为主体,通过特定的“标签”获取内容,更看重内容本身。在具体应用中,微博更加注重新闻等时政类热点,而轻博客关注的主题更加多样。

  让兴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

曾经有网友研究过Tumblr上最热门的“标签”,发现超过60%的“标签”以纯图片为主(只有简单文字注释),而在纯文字的“标签”中则主要是“文学”、“教育”等内容。不难发现,轻博客在国外是一个以“读图和软性话题为主”的“个人兴趣网站”,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对此,于7月份刚刚推出轻博客服务Qing的新浪相关负责人并不否认,“Qing的风格很适合有点小资情调的文艺青年,它如同一本精品杂志,更具有深度、专业性和视觉冲击。能够吸引微博中各界精英人群,例如新闻、摄影、时尚、美食、音乐等领域。同时我们认为轻博客对于豆瓣、时光网等文艺类社区的用户也会具有一定吸引力”。

那么,轻博客与豆瓣等社交网络相比又有哪些不同?首先从人际关系看,社交网站的好友关系需双向确认,而轻博客仅是单向“关注”,单向“关注”或许比社交网站真实的双向联系更能激发自如的表达和分享。其次从内容质量来看,在轻博客上,可以通过标签分类、查询、用户自定义、编辑推荐等方式找到你喜欢的内容。

国内较早创办的轻博客的网站“点点网”的CEO许朝军就曾表示,“轻博客的本质是兴趣图谱,让兴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在轻博客里,两个原本相互陌生的人,在没有共通人际关系的前提下,仅仅因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而找到对方,甚至找到一个庞大的兴趣群体。

  发展还有待本土化检验

事实上,作为Web2.0时代的最新应用,轻博客本身就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具备个人媒介的属性,兼有网络社交的因素,又富含多媒体的特色,“如果说博客像书,微博像报纸,轻博客则更像杂志;如果说博客像私家庭院,微博像言论广场,社交网络的兴趣小组像沙龙,轻博客则更像主题公园。”何威的比喻很形象。

  在他看来,轻博客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有更大发展,“从商业角度来说,它的内容较之微博有更强的可控性,也更易于按主题集聚,因此广告价值更大;从用户感受来说,除了微博这种琐碎而高速的信息洪流、社交网络这种真名实姓的关系经营,轻博客这种更慢、更时尚、更优雅、更注重内容的表达与阅读,恰恰可以拥有一席之地”。

然而,与以往一样,任何互联网产业的“舶来品”能否在中国蓬勃发展,需要能够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本土化创新与运营。比如从理论上讲,微博和轻博客是互补性较强的产品,但实际情况是,中文微博的改良升级使其与轻博客的重合度很高,比如,长微博生成器可以将超过140字的微博内容转化为图片,而在微博上发布图片、音视频早已不是难事。因此,很多门户网站是将轻博客看作是对微博的补充,轻博客的发展还有待本土化检验。

但是,新浪、网易、凤凰等互联网大企业的介入,已经使这个新业务领域的竞争变得激烈。“就像当年博客市场的‘大者通吃’,创业公司必定会感受到更大的竞争压力。”何威说。

原文地址: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82429/83083/15549023.html
该报纸版面pdf下载: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1-08/31/nw.D110000renmrb_20110831_6-15.htm

IT经理世界:Hello C一代!

《IT经理世界》2011年5月策划了一个大专题“C时代生活”,其中多处引用了对《网众传播》作者何威的采访,下文中引语部分即来自何威陈述的观点。所谓“C一代”,指的是Connected、Cloudliving以及Computerized的一代,与“网众”、“网络化用户”有一些相似之处。以下这篇报道来自《IT经理世界》记者何菲。

C一代驾到!他们不仅出现在地面上,还生活在“云”中;他们密布于城市,也将“下沉”到农村;线下的沉默寡言,并不妨碍他们在网上积累声望;他们习惯触控与交互,任何屏幕都可能带他们“穿越时空”。

上海。Tony已经一周没有更新他的微博了,再次登录的时候,发现他已经被朋友们@了一圈:“喂,还活着吗?”他们问到。对Tony们而言,当你在互联网上消失的时候,人们可能怀疑你已经不复存在。

北京。林凌发现一个中年妇女正试图看清楚路口一个“灯箱”上的文章。他走过去,下意识地伸出手在屏幕上一点,上面字体和照片被迅速放大了数倍。“然后你可以点右上角这个图标把它关掉,再继续看其他的文章。”他对那个呆掉了女人说道。即使是第一次见到这个玩艺,他也不需要任何讲解——“任何屏幕应该都已和我们对话。”

西安。齐小姐每个月都要和快递员见好几次。她常去逛的一家网店有专人负责给她所在的小区送货。她不认识几个邻居,“但是我能很快认出那个快递员。”快递员比邻居更了解她。知道她家几口人、爱吃的零食、阅读喜好、手机型号甚至她的内衣尺码……

圣迭戈。Debbie在现实生活中有四种关系:圣迭戈朋友、洛杉矶朋友、家人和跟她学习游泳的小孩们。Debbie在洛杉矶最要好的朋友中有一些在男同性恋酒吧工作,他们拍了一些照片上传到Facebook……这些照片,你懂的。Debbie在这些照片下留言,于是悲剧发生了——她教游泳的孩子们也看到了这些照片。Google UX团队成员之一保罗•亚当斯试图借此说明:现实中Debbie在各个群体的生活可以互不相干,而现在的社交网络将他们都连在了一起。

香港。谢达每过一阵就要打开他的Evernote。事实上,对于那些可以在电脑、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上使用的个人管理软件他都愿意试试。他的记忆力依然很好,不过他已经习惯将部分大脑的功能“外包”给电脑,他还有相当一部分个人数据被存储在“云”中。C一代驾到!他们不仅出现在地面上,还生活在“云”中;他们密布于城市,也将“下沉”到农村;线下的沉默寡言,并不妨碍Connected、Cloudliving以及Computerized——这就是C一代。永远在线、在“云”中生活并且越来越人机合一。 继续阅读

大学BBS管理的传播逻辑——《网众传播》第6章有感

[本文作者胡凌,香港大学法学博士。本评论原发表于《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六期。]

自从2005年中国大学BBS遭到严格整肃以来,少有学术研究对一事件进行回顾和分析,《网众传播》第6章基于清华大学SMTH BBS的经验,向读者回放、重述了这一事件的过程和效果,特别是网民和学生们的抗议行为,为中国互联网的一段历史增添了宝贵的资料。

我在其他地方论述过大学BBS管理转型的逻辑:封闭+实名。[ 胡凌:“中国网络实名制管理:由来、实践与反思”,载《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第四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如果BBS只是大学生日常人际互动的平台和工具,单凭这种架构上的转换并不会使其萎缩。例如,Facebook正是通过排他性的注册方式——要求哈佛大学在校生使用其学校邮箱——才获得极强的口碑;并且学生们也更愿意实名披露信息,从而更好地约会交友。但大学BBS在中国并不主要发挥约会交友的功能(尽管大多也有私人信件的设置),而是“公告板”和“宣传栏”,名副其实的大字报。只不过其他学生的跟帖可以提高该帖子的知名度罢了(一篇帖子能否被置顶取决于后面所有跟帖的共同协作,通常是偶然的,但也可以被操纵)。这样的架构当然也容许理性讨论,就像就一个问题加入了一个聊天室,然而评论者一旦多起来,就很难有的放矢地针对某个观点进行回应。BBS的信息架构决定了它无法有效组织起公共讨论,只会更有利于和催生出标题党和网络推手(不带贬义)。这也就是为什么BBS会成为需要争夺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阵地了。加之在BBS上实名发布某些信息会招致校方的批评和压力,隐私和言论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样的架构转换才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我以为大学BBS的“社会性媒体”的功能十分有限。 继续阅读

个体的时代——评《网众传播》

[本文作者:Yolanda Jinxin Ma,南华早报(SCMP)社交媒体编辑,关注公民媒体、信息可视化、群体心理学、互联网政治。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政治学学士。本篇书评最初于2011年5月23日发表于国际记者网,亦发表于《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六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何威发来新书《网众传播》样稿,应该是国内出版物中为数不多的以社会化媒体及其使用中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有相对均衡比例的中外案例比较的学术著作。

社会化媒体在此书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在评论之前,首先应该厘清一下此书中使用的新概念——“网众”。根据何威的解释,“网众”是“网络化用户”组成 的群体而“网众传播”则是指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social media)中介的传播模式、现象与行为(P20)。

作为身处传统报业内部、工作却以社会化媒体为重心的小众,笔者尤其感兴趣的是何威如何分析社会化媒体对于大众媒体的影响。

对于大众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区别,何威有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如果说,大众媒体的经营模式有点像是“音乐会”,社会性媒体就更像是“嘉年华”。 (P114) 他认为,社会化媒体的所有者基本“隐身幕后,很少现身于信息生产、发布、流通、接收的过程中”,其实却不然,因为他低估了社会性媒体所有者可以发挥的“类 大众”影响。这种影响力可以发挥在其产品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且直接决定了这一场“嘉年华”的风格。例如新浪微博在发起阶段的产品策略之一是拉拢各大媒体的 记者、编辑,曾经有媒体报道说当时新浪所有工作人员都有指标要完成。这一产品策略直接导致了如今新浪微博与其他各家微博非常不同的特色,即时事评论多、社 会讨论多、媒体跟进多。 继续阅读

《网众传播》序言二

(本文作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金兼斌教授)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性,这是不容置疑的。但社会演进的步伐不是匀速的,一如社会中不同人群在诸多方面特征的差序分布并非等差一般。社会的演变可以有很多因素促发和推动,其中,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在和平年代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技术早已成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特征的关键要素,且对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也日益深入。就信息传播技术的社会影响而言,互联网进入中国后的这十多年,以及今后的十多年,必然是具有特殊历史重要性的。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通讯传播网络之覆盖的时代。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态,必然呈现诸多与此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所不同的特征和形态。考察网络社会与此前不同技术特征下的各种社会的差别,其中的一个维度是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结组织方式呈现出的可能性和灵活性。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普通民众——即通常所谓的草根——能够如此大规模的获得赋权,使他们有机会和能力去借助其所生活的社会中最基础的、对大多数人而言最终会变得触手可及的信息基础设施,来设计、调配、组织其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技术也从来不会自动转换为或者导致社会形态的演变。社会形态的演进必然是多种因素相互结合、借力而获得综合推进的。在我国,信息传播技术带来的社会转型,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转型正好交结在一起,使得新世纪的头十年中,信息传播技术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演变和转型中承担了尤为特殊的角色和使命。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普通的民众,无不对这种社会基础信息设施的演变所带来的影响有深切的体会乃至敬畏。信息传播技术如何为我所用,是网络时代政府、企业乃至普通网民不得不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