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网络论坛,主角变配角

【《人民日报》2011年12月9日第12版刊出该报记者徐丹撰写的文章《网络论坛,主角变配角》,采访了《网众传播》一书作者何威并引用其观点。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近日,复旦大学BBS(网络论坛)“日月光华”传出消息,66个版面因人气低迷被列入关闭考察名单。与此同时,在微博、社交网站的“围剿”之下,上海交大、同济等高校BBS上站人数也不复当年日均万人的盛况。对此,在曾经的BBS粉丝追忆自己“青葱”岁月的同时,有人发出“微博火了,BBS已死”的感慨。作为中国互联网早期的热门应用之一,BBS真的“不行了”吗?

BBS已死?

仍有近三成网民使用,但影响力有所下降

“高校BBS因为人气低而关版是一直以来都有的现象。在前几年BBS火爆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清华大学BBS“水木清华”的资深用户、现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系的何威博士认为,“这可能是管理者所使用的一种淘汰机制,希望用这种方法让版面更有活力,也使得有限的资源可以被更好利用。”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BBS目前仍然是中国互联网排名前列的应用。截至2011年6月,BBS论坛覆盖人群达到14405万,在网民中仍然有29.7%的使用率,虽然相较上次统计,使用率下降了2.8%,但并没有出现使用者大量流失、“BBS已死”的迹象。

在人民网社区部副主任肖红看来,高校BBS的主要使用群体为乐于追求时尚的大学生,因此受到微博等网络新应用的冲击较为明显,“而强国论坛的使用者大都在30岁以上,他们对于参政议政兴趣浓厚,有着较高的忠诚度,或者说这些用户‘喜新但并不厌旧’。”

但是,BBS的影响力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几年之前,“芙蓉姐姐”、“天仙MM”等网络红人相继现身论坛,“卖身救母”、“馒头血案”、“虐猫事件”等热点火爆BBS,BBS成了新闻“猛料”的集散地。但如今,“郭美美事件”等热点话题却首先出现在微博上。

“从2010年开始,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微博元年’,BBS在新闻热点曝光方面的功能就已开始弱化,网民爆料首选微博。”上海交通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谢耘耕教授一直从事社会重大舆情的相关研究,“去年我们对国内20件重大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微博曝光的事件占11起,成为了网络爆料的第一选择。今年前三季度,我们跟踪监测了60件社会重大舆情热点,其中来自新媒体的爆料占72%,传统媒体占18%;而在新媒体中,来自微博的占24%,BBS论坛消息仅占14%。”

未来在哪?

BBS和微博互相借鉴,融合将成趋势

作为新媒体“前浪”的BBS,何威认为其依然有发展空间,“随着新鲜感的褪去,大家就会发现,如果想在人人网(微博)或者微博上进行深入的或者延续性的讨论还是比较困难的,而BBS比较适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长期的集中讨论,也就是说,要对特定内容进行深度讨论,BBS这种应用就还很有价值。”

何威认为,相较而言,微博和社交网站并不是“主题式”的架构,大家的兴趣点在具体个人,信息会顺着关注对象和关系链推送过来,每个人看到的主页都不相同。

尽管很多人不太看好BBS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BBS本身也在进行突破,不断完善。在新一代BBS论坛——豆瓣(微博)小组和百度贴吧中,所有的注册用户都可以建立新的小组或者贴吧,即使某个小组或贴吧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发言,但其内容始终存在,人气低的论坛并不一定没有价值,不会因此而被关闭。

此外,面对微博、社交网站的冲击,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BBS也都在“社交网络化”,加入社交元素,比如百度贴吧就推出了个人专属空间“i贴吧”,用户可以相互关注。

与此同时,微博也推出了微群、轻博客等类似BBS的产品,希望通过主题讨论和汇聚精华内容来增加用户“粘性”。事实上,强调内容和关注社交并不矛盾,各大网站和相关应用也都在试图利用新的媒体技术融合这两种功能。

媒介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使用习惯等因素,很多用户还会继续使用BBS,而且随着BBS的升级完善以及微群等应用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融合BBS和微博特性的新的媒介应用。”谢耘耕预测说,“在新媒体领域,不同媒体形态‘并存、融合、互补、创新’都是正常的。”

【网络转载:新浪网凤凰网

读书:《网众传播》 —— 从信息爆炸到传播力爆炸

[本文作者:魏武挥,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TMT著名评论家和研究者,知名blogger”IT Talks“。 本文是他为《网众传播》一书撰写的书评,已发表在本月的《网络传播》杂志及《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八期,前者刊出时由于版面原因,由作者本人删节至3000余字,以下为全文。全文来自魏武挥的blog文章。]

按照CNNIC对网民的定义:6周岁以上半年内上过一次网的中国公民。张三和李四都是网民。只不过二人网络上的行为很有些差异:张三经常逛逛门户看看新闻,有时候也会去视频网站看点电视剧,仅此而已。而李四,则喜欢出没于微博、SNS、BBS之中,也会使用各种IM(即时通讯工具),到处和他人交流。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是:张三是用鼠标的(只看不写这个就够了),而李四是用键盘的(因为他需要打字)。

毫无疑问的,他们都是网民。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是有区别的。我们很难用“活跃与否”来对他们做区隔:事实上,张三也是个天天要上网的人。他们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清华传播学博士,现任教于北师大的何威在他的《网众传播》中回答了这一问题。在他看来,类似张三的这类基本以信息单向接受为主的,是为“大众”,而李四这样的,则可称为“网络化用户”,众多李四则构成了一个群体:网众。何博士对“网络化用户”的定义如下:

当今社会中那些积极的媒介使用者,他们以跨越各种媒介形态的信息传播技术(ICT)为中介,与其他媒介使用者相互联结,构成融合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网络化用户则成为该网络的节点(node)。

在本书第18页,何威以一张表格的形式,罗列了“网众”、“大众”、“受众社群”的各自特征和差异;而在第21页,同样用一张表格,罗列了“网众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特点和差异。这里不再赘述。

此书脱胎于何氏的博士论文,故而有极强的学术风格。由于“网众”一词,属于作者的原创,而对于学术而言,一个名词概念的新创立,需要进行相当严谨的文献回顾、维度分列和操作化定义描述,绝非信手拈来。这本书起手几章都是在建立这个新概念的“合法性”(legitimacy),这是学术规范,不过,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论证一个严肃概念是否成立的重要性,远不如这个概念到底有什么用?

早期的互联网有一句名言:“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 继续阅读

个体的时代——评《网众传播》

[本文作者:Yolanda Jinxin Ma,南华早报(SCMP)社交媒体编辑,关注公民媒体、信息可视化、群体心理学、互联网政治。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政治学学士。本篇书评最初于2011年5月23日发表于国际记者网,亦发表于《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六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何威发来新书《网众传播》样稿,应该是国内出版物中为数不多的以社会化媒体及其使用中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有相对均衡比例的中外案例比较的学术著作。

社会化媒体在此书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在评论之前,首先应该厘清一下此书中使用的新概念——“网众”。根据何威的解释,“网众”是“网络化用户”组成 的群体而“网众传播”则是指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social media)中介的传播模式、现象与行为(P20)。

作为身处传统报业内部、工作却以社会化媒体为重心的小众,笔者尤其感兴趣的是何威如何分析社会化媒体对于大众媒体的影响。

对于大众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区别,何威有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如果说,大众媒体的经营模式有点像是“音乐会”,社会性媒体就更像是“嘉年华”。 (P114) 他认为,社会化媒体的所有者基本“隐身幕后,很少现身于信息生产、发布、流通、接收的过程中”,其实却不然,因为他低估了社会性媒体所有者可以发挥的“类 大众”影响。这种影响力可以发挥在其产品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且直接决定了这一场“嘉年华”的风格。例如新浪微博在发起阶段的产品策略之一是拉拢各大媒体的 记者、编辑,曾经有媒体报道说当时新浪所有工作人员都有指标要完成。这一产品策略直接导致了如今新浪微博与其他各家微博非常不同的特色,即时事评论多、社 会讨论多、媒体跟进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