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网购的“光棍节”生于网络

[本文由何威发表于《青年参考》(2012年11月14日 第39版),报纸版面链接见:http://qnck.cyol.com/html/2012-11/14/nw.D110000qnck_20121114_1-39.htm#,原始文章见何威的BLOG:11月11日“光棍节”的真正由来 ]

11月11日,当你在各大购物网站大肆血拼的时候,可否抽出片刻,考虑一下这个严肃的问题:“光棍节”究竟从何而来?

从小我们就期待过节。儿童节有礼物,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国庆节放假不上学,春节合家团聚还能放鞭炮、拿压岁钱……改革开放以来,圣诞节开始进入大城市居民的视野并向全国扩散,互赠圣诞贺卡和礼品成为小学生、中学生的时尚潮流。同为舶来品的情人节,对于情侣们的影响和意义已远远超过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七夕”。

在最近几年里,有一个新的“节日”越发频繁地见诸报端和网络。那就是11月11日,它被称为“光棍节”或“光光节”。顾名思义,一个专为单身者设立的节日。

为什么是“11.11”?似乎也非常容易理解:有哪个数字比“1”更像一个“光棍”呢?一年里又有哪一天,能像“11.11”这样汇聚了如此多的“光棍”呢?

显然,“光棍节”并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从西方“进口”,更无法对应历史重大事件或名人。但它仅仅是商家生造的打折购物“节日”吗?

实情并非如此。

搜遍中文网络,在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或一些网络新闻中,往往把光棍节的由来,上溯到所谓“南京高校某男生宿舍卧谈会中的奇思妙想”。但这类说法根本没有任何可靠的消息来源或档案证据,还常常自相矛盾,例如此“卧谈会”的发生时间就有“1993年”、“2000年”、“90年代初”等多种版本。而且,何以解释“卧谈会”的一个创意,能演变为全国流行的节日?其发展路径和壮大理由也没有任何交代。看起来,这像是某位仁兄想当然的说辞,之后又被各媒体不负责任地以讹传讹。

混迹中文网络超过15年的笔者,进行了一番“网络考古”,并且直接联络了有关“亲历者”核实求证。最终结论是:“光棍节”的真正起源,极有可能是水木清华BBS的“光协”版。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简称教育网或CERNET)连接着中国的300多所高等院校,大量以高校为依托的BBS则是当时大学生们最热衷的网络应用和最流行的社交方式。水木清华(SMTH)是教育网也是中国大陆互联网上第一个BBS,用户们通过TELNET方式登录其中(到1999年前后,各高校BBS才陆续提供基于浏览器的WWW访问方式),讨论、聊天、聚会、交友、恋爱。

从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水木清华BBS在清华大学乃至北京高校学生中曾拥有的巨大影响,或许是如今的年轻人难以想象的。清华学生中曾流传一句话:“水木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泡过水木,似乎就不算真正体验过清华的校园文化。这种影响力一直延续到2005年以后,才在政策(高校BBS强制实名制)和技术(各种新兴社会化媒体不断涌现)的双重因素下逐步衰退。

1996年,水木“光协”版(英文版名为single)宣告成立,成立之初的中英文版名分别为“网路光协”、“single_person”,不久后更名。容我提醒大家,那时,中国网民人数只有区区60万;电脑里的常见操作系统是Win95;四大门户、谷歌、百度统统没有诞生;小马哥还没来得及发明OICQ,痞子蔡也还没来得及写后来红极一时的BBS网恋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另一方面,当时的清华男女生比例高达7比1,“和尚班”也不在少数,再加上理工男的“宅”本性,找不到女朋友的单身男着实太多。

于是,那些曾误以为这是个“光盘协会”或“研究精密光学仪器的地方”的大学生们,发现这个可以大谈“单身生活苦与乐”、共同“灌水”、并时常举办“报告会”、“腐败”活动的版面,是那么亲切而放松(“灌水”指大量发表与主题不甚契合的讨论文章,“报告会”和“腐败”指的是请客吃饭或聚餐娱乐)。“光协”人气与日俱增,也吸纳了大量的女性成员,并逐渐催生了如今大行其道的一系列“专有名词”,例如单身男性称“光光”,单身女性称“明明”,找到对象离开单身状态则相应被称为“脱光”和“失明”。

要感谢“光协”历任版主的辛勤劳动,他们多年来不断收入精华区的版面文章成为“考古”的主要证据。于是我们得知,至少到1997年10月3日,已有 “光光”一词;在1999年11月27日前,已有“明明”一说;而2000年的时候,因为某人“脱光”或“失明”而要求被“报告”的帖子已经比比皆是。

关于11月11日这个特殊的“节日”,强有力的证据显示,至少从1999年开始,水木清华BBS的“光协”成员们已经开始集体庆祝“光光节”,并延续至今。而且,除了“11.11”之外,他们也将“11.1”称为“小光节”,并作为召集聚会的由头。

“陈独目”,ID名叫“chendoom”,1997年到1998年为“光协”的版主之一。笔者向他核实:他在任版主期间,“光协”是否已有“光光节”一说?chendoom短信回复:“当时版上公开讨论并投票选过光光节的日期,我印象中应该是11月1日或11月11日。不知道翻精华区是否还能考据到痕迹。”

遗憾的是,我并未在精华区中找到当年投票和决策的直接记录。但至少可以确认,1999年11月11日的水木清华BBS,发生了目前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光光节”庆祝活动。而对这个日期的命名和活动的酝酿,必然要更早一些。

就这样,犹如一粒种子,“光光节”在大学校园、也在年轻学子心里生根发芽。随其影响日盛,这一网络亚文化产物也逐步得到“官方”的认可,最直接的表现是清华“男生节”的设立。从2002年起,清华大学将每年11月12日定为“男生节”,男生们在这一天可享受优惠、参加活动,更重要的是,得到女生们的关爱和礼物。

为什么是11月12日?联想到清华由来已久的“女生节”设置在3月7日,也就是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前一天,那么“男生节”的日期和11月11日“光光节”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言自明了。

之后的故事不难猜测,随着一批批大学生步入职场走向社会,也随着校园BBS用户涌向各大论坛、博客、社交网站乃至微博,“光光节”文化也在大众间普及开来。只不过,曾经的“光光节”,演变成更直白而容易被大众理解的“光棍节”,尔后再被已经坐大无需噱头的电商卖家淡化成“双十一”、“购物节”,尽可能减小引发消费者不快的联想。其关键词也从校园文化的“爱情、郁闷、聚会、交友”,演变为疯狂血拼的“五折、包邮、抢购、秒杀”。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博士)

人民日报:网络论坛,主角变配角

【《人民日报》2011年12月9日第12版刊出该报记者徐丹撰写的文章《网络论坛,主角变配角》,采访了《网众传播》一书作者何威并引用其观点。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近日,复旦大学BBS(网络论坛)“日月光华”传出消息,66个版面因人气低迷被列入关闭考察名单。与此同时,在微博、社交网站的“围剿”之下,上海交大、同济等高校BBS上站人数也不复当年日均万人的盛况。对此,在曾经的BBS粉丝追忆自己“青葱”岁月的同时,有人发出“微博火了,BBS已死”的感慨。作为中国互联网早期的热门应用之一,BBS真的“不行了”吗?

BBS已死?

仍有近三成网民使用,但影响力有所下降

“高校BBS因为人气低而关版是一直以来都有的现象。在前几年BBS火爆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清华大学BBS“水木清华”的资深用户、现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系的何威博士认为,“这可能是管理者所使用的一种淘汰机制,希望用这种方法让版面更有活力,也使得有限的资源可以被更好利用。”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BBS目前仍然是中国互联网排名前列的应用。截至2011年6月,BBS论坛覆盖人群达到14405万,在网民中仍然有29.7%的使用率,虽然相较上次统计,使用率下降了2.8%,但并没有出现使用者大量流失、“BBS已死”的迹象。

在人民网社区部副主任肖红看来,高校BBS的主要使用群体为乐于追求时尚的大学生,因此受到微博等网络新应用的冲击较为明显,“而强国论坛的使用者大都在30岁以上,他们对于参政议政兴趣浓厚,有着较高的忠诚度,或者说这些用户‘喜新但并不厌旧’。”

但是,BBS的影响力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几年之前,“芙蓉姐姐”、“天仙MM”等网络红人相继现身论坛,“卖身救母”、“馒头血案”、“虐猫事件”等热点火爆BBS,BBS成了新闻“猛料”的集散地。但如今,“郭美美事件”等热点话题却首先出现在微博上。

“从2010年开始,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微博元年’,BBS在新闻热点曝光方面的功能就已开始弱化,网民爆料首选微博。”上海交通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谢耘耕教授一直从事社会重大舆情的相关研究,“去年我们对国内20件重大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微博曝光的事件占11起,成为了网络爆料的第一选择。今年前三季度,我们跟踪监测了60件社会重大舆情热点,其中来自新媒体的爆料占72%,传统媒体占18%;而在新媒体中,来自微博的占24%,BBS论坛消息仅占14%。”

未来在哪?

BBS和微博互相借鉴,融合将成趋势

作为新媒体“前浪”的BBS,何威认为其依然有发展空间,“随着新鲜感的褪去,大家就会发现,如果想在人人网(微博)或者微博上进行深入的或者延续性的讨论还是比较困难的,而BBS比较适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长期的集中讨论,也就是说,要对特定内容进行深度讨论,BBS这种应用就还很有价值。”

何威认为,相较而言,微博和社交网站并不是“主题式”的架构,大家的兴趣点在具体个人,信息会顺着关注对象和关系链推送过来,每个人看到的主页都不相同。

尽管很多人不太看好BBS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BBS本身也在进行突破,不断完善。在新一代BBS论坛——豆瓣(微博)小组和百度贴吧中,所有的注册用户都可以建立新的小组或者贴吧,即使某个小组或贴吧很长时间都没有人发言,但其内容始终存在,人气低的论坛并不一定没有价值,不会因此而被关闭。

此外,面对微博、社交网站的冲击,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BBS也都在“社交网络化”,加入社交元素,比如百度贴吧就推出了个人专属空间“i贴吧”,用户可以相互关注。

与此同时,微博也推出了微群、轻博客等类似BBS的产品,希望通过主题讨论和汇聚精华内容来增加用户“粘性”。事实上,强调内容和关注社交并不矛盾,各大网站和相关应用也都在试图利用新的媒体技术融合这两种功能。

媒介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由于使用习惯等因素,很多用户还会继续使用BBS,而且随着BBS的升级完善以及微群等应用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融合BBS和微博特性的新的媒介应用。”谢耘耕预测说,“在新媒体领域,不同媒体形态‘并存、融合、互补、创新’都是正常的。”

【网络转载:新浪网凤凰网

大学BBS管理的传播逻辑——《网众传播》第6章有感

[本文作者胡凌,香港大学法学博士。本评论原发表于《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六期。]

自从2005年中国大学BBS遭到严格整肃以来,少有学术研究对一事件进行回顾和分析,《网众传播》第6章基于清华大学SMTH BBS的经验,向读者回放、重述了这一事件的过程和效果,特别是网民和学生们的抗议行为,为中国互联网的一段历史增添了宝贵的资料。

我在其他地方论述过大学BBS管理转型的逻辑:封闭+实名。[ 胡凌:“中国网络实名制管理:由来、实践与反思”,载《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第四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如果BBS只是大学生日常人际互动的平台和工具,单凭这种架构上的转换并不会使其萎缩。例如,Facebook正是通过排他性的注册方式——要求哈佛大学在校生使用其学校邮箱——才获得极强的口碑;并且学生们也更愿意实名披露信息,从而更好地约会交友。但大学BBS在中国并不主要发挥约会交友的功能(尽管大多也有私人信件的设置),而是“公告板”和“宣传栏”,名副其实的大字报。只不过其他学生的跟帖可以提高该帖子的知名度罢了(一篇帖子能否被置顶取决于后面所有跟帖的共同协作,通常是偶然的,但也可以被操纵)。这样的架构当然也容许理性讨论,就像就一个问题加入了一个聊天室,然而评论者一旦多起来,就很难有的放矢地针对某个观点进行回应。BBS的信息架构决定了它无法有效组织起公共讨论,只会更有利于和催生出标题党和网络推手(不带贬义)。这也就是为什么BBS会成为需要争夺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阵地了。加之在BBS上实名发布某些信息会招致校方的批评和压力,隐私和言论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样的架构转换才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我以为大学BBS的“社会性媒体”的功能十分有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