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众传播》序言二

(本文作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金兼斌教授)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性,这是不容置疑的。但社会演进的步伐不是匀速的,一如社会中不同人群在诸多方面特征的差序分布并非等差一般。社会的演变可以有很多因素促发和推动,其中,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在和平年代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技术早已成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特征的关键要素,且对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也日益深入。就信息传播技术的社会影响而言,互联网进入中国后的这十多年,以及今后的十多年,必然是具有特殊历史重要性的。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通讯传播网络之覆盖的时代。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态,必然呈现诸多与此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所不同的特征和形态。考察网络社会与此前不同技术特征下的各种社会的差别,其中的一个维度是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结组织方式呈现出的可能性和灵活性。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普通民众——即通常所谓的草根——能够如此大规模的获得赋权,使他们有机会和能力去借助其所生活的社会中最基础的、对大多数人而言最终会变得触手可及的信息基础设施,来设计、调配、组织其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技术也从来不会自动转换为或者导致社会形态的演变。社会形态的演进必然是多种因素相互结合、借力而获得综合推进的。在我国,信息传播技术带来的社会转型,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转型正好交结在一起,使得新世纪的头十年中,信息传播技术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演变和转型中承担了尤为特殊的角色和使命。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普通的民众,无不对这种社会基础信息设施的演变所带来的影响有深切的体会乃至敬畏。信息传播技术如何为我所用,是网络时代政府、企业乃至普通网民不得不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但身处网络时代,要理解和认识网络社会的种种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又是极为不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一方面固然是“只缘身在此‘网’中”,即我们本身处身的这个环境和时代如此快速多变,使得“应对当下”常常成为大多数人最典型的一种生存常态,更深层次的观察和反思根本无暇顾及;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网络社会本身具有的复杂性,不是简单的外推此前的社会型态特征可以完全加以描述、理解乃至解释的。无论是类比也好,隐喻也好,的确都能够有助于我们对新生事物的了解;但另一方面,运用原有的模型和概念来认识新生事物,本身也有误导我们对新生事物的重要特征的理解、麻木对新现象背后的规律之认识的危险。因此,对于有志于解读、理解信息传播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学者而言,保持警醒、具有理论创新的自觉是十分必要的。

何威博士的这本以“网众传播”为题的专著,副标题是“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公民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这个副标题与其说是对本书内容的概括,不如说是对作者内心围绕此研究所展现的学术志趣和雄心的告白。“网众”及“网众传播”等概念的提出,无论就其概念界定的恰当性和必要性,还是其作为我们理解、分析甚至日常交流沟通的概念工具的适用性,读者大可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作为一个年轻学者,其在博士论文研究中选择这样一个极富挑战的题目,并且能进行如此系统、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建构,这份勇气和豪情,以及经年积累所显现出来的理论素养,无疑是值得我们赞赏和敬佩的。

作为何威曾经的老师和同事,我有幸在他在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多年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和他有比较深入的交流。这本书的内容,准备时间很长,但真正动笔到初稿写就相对较快,完全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当然,从博士论文到专著,作者又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充实和补充,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这个研究结晶的分外看重。这样的精神,即对发表物的负责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对于一个决心以学术作为终生职业的年轻学者而言是,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在这样一个信息和文本资源极大丰富甚至常常过剩的时代,要使我们所写不成为过眼烟云般的网上垃圾——更不要说不朽,唯一的途径是你必须真正对自己所拿出去给他人看的东西注入心力和思考,有予人启迪的内容,并有让人愉悦的体贴的结构和形式上的设计。文本如此,一个学者在学界的生存法则同样如此。

我衷心希望,这本专著只是作者辉煌学术生涯的第一个足迹。我期待着作者以其敏而好学的精神,持续的为我们贡献他对这个伟大时代的独特的观察和思考。

是为序。

金兼斌
2011年1月8日于宏盟楼

《网众传播》序言二》上有1个想法

  1. Pingback引用通告: 《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出版了 | Oh My Media | 媒介与传播研究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