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BBS管理的传播逻辑——《网众传播》第6章有感

[本文作者胡凌,香港大学法学博士。本评论原发表于《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六期。]

自从2005年中国大学BBS遭到严格整肃以来,少有学术研究对一事件进行回顾和分析,《网众传播》第6章基于清华大学SMTH BBS的经验,向读者回放、重述了这一事件的过程和效果,特别是网民和学生们的抗议行为,为中国互联网的一段历史增添了宝贵的资料。

我在其他地方论述过大学BBS管理转型的逻辑:封闭+实名。[ 胡凌:“中国网络实名制管理:由来、实践与反思”,载《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第四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如果BBS只是大学生日常人际互动的平台和工具,单凭这种架构上的转换并不会使其萎缩。例如,Facebook正是通过排他性的注册方式——要求哈佛大学在校生使用其学校邮箱——才获得极强的口碑;并且学生们也更愿意实名披露信息,从而更好地约会交友。但大学BBS在中国并不主要发挥约会交友的功能(尽管大多也有私人信件的设置),而是“公告板”和“宣传栏”,名副其实的大字报。只不过其他学生的跟帖可以提高该帖子的知名度罢了(一篇帖子能否被置顶取决于后面所有跟帖的共同协作,通常是偶然的,但也可以被操纵)。这样的架构当然也容许理性讨论,就像就一个问题加入了一个聊天室,然而评论者一旦多起来,就很难有的放矢地针对某个观点进行回应。BBS的信息架构决定了它无法有效组织起公共讨论,只会更有利于和催生出标题党和网络推手(不带贬义)。这也就是为什么BBS会成为需要争夺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阵地了。加之在BBS上实名发布某些信息会招致校方的批评和压力,隐私和言论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样的架构转换才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我以为大学BBS的“社会性媒体”的功能十分有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