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博客脚步“轻”起来

【《人民日报》2011年8月31日第15版刊出该报记者徐丹撰写的文章《博客脚步“轻”起来》,采访了《网众传播》一书作者何威并引用其观点。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你的兴趣是什么?足球?音乐?美食?你想拥有一个能够分享个人兴趣、聚合同好者的平台吗?

正当微博客取代博客席卷互联网之时,号称“个人兴趣网站”的轻博客正悄然发力:据悉,网易内测的轻博客服务即将在8月中下旬上线,同时凤凰网轻博客产品“快博”也已开始针对特定人群展开邀请测试。而此前,新浪Qing、盛大推他、人人网人人小站等一系列轻博客产品已经上线。

比博客更轻盈,比微博更厚重,整合了二者优势的轻博客,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新兴媒体的流行趋势。

  强调互动、主题更多样

作为舶来品的轻博客始于国外网站Tumblr,它的口号是“用极简的方式博客”。可以说,轻博客是简化版的博客,重点在于内容和视觉设计,用极简风格重点展示用户创作的内容。同时,轻博客也是扩展版的微博,取消了主流微博140字的字数限制,在发布组图、音视频方面也更为便利。

  “轻博客出现并开始走红,这是互联网市场进一步细分的结果,也标志着人们数字化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因为它在致力于满足更挑剔、更精细的需求。”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系教师何威评价说。

轻博客介于博客与微博之间,但同时也需要找准产品定位,强化自身特色。相较而言,轻博客有比博客更强的互动性和人际关系,可以互相“关注”,可方便地对内容进行转发与评论;但与微博相比,轻博客更凸显内容,更重要的是关注“标签”,代表不同话题、兴趣点的“标签”成为轻博客的无数个“频道”,自动整合并推荐相关内容,聚合同好群体。

也就是说,在微博和轻博客中“关注”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微博用户通过“关注”特定的人来获取内容,既重视内容也重视来源;而轻博客淡化个体强调博客本身为主体,通过特定的“标签”获取内容,更看重内容本身。在具体应用中,微博更加注重新闻等时政类热点,而轻博客关注的主题更加多样。

  让兴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

曾经有网友研究过Tumblr上最热门的“标签”,发现超过60%的“标签”以纯图片为主(只有简单文字注释),而在纯文字的“标签”中则主要是“文学”、“教育”等内容。不难发现,轻博客在国外是一个以“读图和软性话题为主”的“个人兴趣网站”,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品味。

对此,于7月份刚刚推出轻博客服务Qing的新浪相关负责人并不否认,“Qing的风格很适合有点小资情调的文艺青年,它如同一本精品杂志,更具有深度、专业性和视觉冲击。能够吸引微博中各界精英人群,例如新闻、摄影、时尚、美食、音乐等领域。同时我们认为轻博客对于豆瓣、时光网等文艺类社区的用户也会具有一定吸引力”。

那么,轻博客与豆瓣等社交网络相比又有哪些不同?首先从人际关系看,社交网站的好友关系需双向确认,而轻博客仅是单向“关注”,单向“关注”或许比社交网站真实的双向联系更能激发自如的表达和分享。其次从内容质量来看,在轻博客上,可以通过标签分类、查询、用户自定义、编辑推荐等方式找到你喜欢的内容。

国内较早创办的轻博客的网站“点点网”的CEO许朝军就曾表示,“轻博客的本质是兴趣图谱,让兴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在轻博客里,两个原本相互陌生的人,在没有共通人际关系的前提下,仅仅因为有相同的兴趣爱好而找到对方,甚至找到一个庞大的兴趣群体。

  发展还有待本土化检验

事实上,作为Web2.0时代的最新应用,轻博客本身就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具备个人媒介的属性,兼有网络社交的因素,又富含多媒体的特色,“如果说博客像书,微博像报纸,轻博客则更像杂志;如果说博客像私家庭院,微博像言论广场,社交网络的兴趣小组像沙龙,轻博客则更像主题公园。”何威的比喻很形象。

  在他看来,轻博客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有更大发展,“从商业角度来说,它的内容较之微博有更强的可控性,也更易于按主题集聚,因此广告价值更大;从用户感受来说,除了微博这种琐碎而高速的信息洪流、社交网络这种真名实姓的关系经营,轻博客这种更慢、更时尚、更优雅、更注重内容的表达与阅读,恰恰可以拥有一席之地”。

然而,与以往一样,任何互联网产业的“舶来品”能否在中国蓬勃发展,需要能够适应中国市场环境的本土化创新与运营。比如从理论上讲,微博和轻博客是互补性较强的产品,但实际情况是,中文微博的改良升级使其与轻博客的重合度很高,比如,长微博生成器可以将超过140字的微博内容转化为图片,而在微博上发布图片、音视频早已不是难事。因此,很多门户网站是将轻博客看作是对微博的补充,轻博客的发展还有待本土化检验。

但是,新浪、网易、凤凰等互联网大企业的介入,已经使这个新业务领域的竞争变得激烈。“就像当年博客市场的‘大者通吃’,创业公司必定会感受到更大的竞争压力。”何威说。

原文地址: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82429/83083/15549023.html
该报纸版面pdf下载: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1-08/31/nw.D110000renmrb_20110831_6-15.htm

IT经理世界:Hello C一代!

《IT经理世界》2011年5月策划了一个大专题“C时代生活”,其中多处引用了对《网众传播》作者何威的采访,下文中引语部分即来自何威陈述的观点。所谓“C一代”,指的是Connected、Cloudliving以及Computerized的一代,与“网众”、“网络化用户”有一些相似之处。以下这篇报道来自《IT经理世界》记者何菲。

C一代驾到!他们不仅出现在地面上,还生活在“云”中;他们密布于城市,也将“下沉”到农村;线下的沉默寡言,并不妨碍他们在网上积累声望;他们习惯触控与交互,任何屏幕都可能带他们“穿越时空”。

上海。Tony已经一周没有更新他的微博了,再次登录的时候,发现他已经被朋友们@了一圈:“喂,还活着吗?”他们问到。对Tony们而言,当你在互联网上消失的时候,人们可能怀疑你已经不复存在。

北京。林凌发现一个中年妇女正试图看清楚路口一个“灯箱”上的文章。他走过去,下意识地伸出手在屏幕上一点,上面字体和照片被迅速放大了数倍。“然后你可以点右上角这个图标把它关掉,再继续看其他的文章。”他对那个呆掉了女人说道。即使是第一次见到这个玩艺,他也不需要任何讲解——“任何屏幕应该都已和我们对话。”

西安。齐小姐每个月都要和快递员见好几次。她常去逛的一家网店有专人负责给她所在的小区送货。她不认识几个邻居,“但是我能很快认出那个快递员。”快递员比邻居更了解她。知道她家几口人、爱吃的零食、阅读喜好、手机型号甚至她的内衣尺码……

圣迭戈。Debbie在现实生活中有四种关系:圣迭戈朋友、洛杉矶朋友、家人和跟她学习游泳的小孩们。Debbie在洛杉矶最要好的朋友中有一些在男同性恋酒吧工作,他们拍了一些照片上传到Facebook……这些照片,你懂的。Debbie在这些照片下留言,于是悲剧发生了——她教游泳的孩子们也看到了这些照片。Google UX团队成员之一保罗•亚当斯试图借此说明:现实中Debbie在各个群体的生活可以互不相干,而现在的社交网络将他们都连在了一起。

香港。谢达每过一阵就要打开他的Evernote。事实上,对于那些可以在电脑、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上使用的个人管理软件他都愿意试试。他的记忆力依然很好,不过他已经习惯将部分大脑的功能“外包”给电脑,他还有相当一部分个人数据被存储在“云”中。C一代驾到!他们不仅出现在地面上,还生活在“云”中;他们密布于城市,也将“下沉”到农村;线下的沉默寡言,并不妨碍Connected、Cloudliving以及Computerized——这就是C一代。永远在线、在“云”中生活并且越来越人机合一。 继续阅读

大学BBS管理的传播逻辑——《网众传播》第6章有感

[本文作者胡凌,香港大学法学博士。本评论原发表于《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六期。]

自从2005年中国大学BBS遭到严格整肃以来,少有学术研究对一事件进行回顾和分析,《网众传播》第6章基于清华大学SMTH BBS的经验,向读者回放、重述了这一事件的过程和效果,特别是网民和学生们的抗议行为,为中国互联网的一段历史增添了宝贵的资料。

我在其他地方论述过大学BBS管理转型的逻辑:封闭+实名。[ 胡凌:“中国网络实名制管理:由来、实践与反思”,载《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第四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如果BBS只是大学生日常人际互动的平台和工具,单凭这种架构上的转换并不会使其萎缩。例如,Facebook正是通过排他性的注册方式——要求哈佛大学在校生使用其学校邮箱——才获得极强的口碑;并且学生们也更愿意实名披露信息,从而更好地约会交友。但大学BBS在中国并不主要发挥约会交友的功能(尽管大多也有私人信件的设置),而是“公告板”和“宣传栏”,名副其实的大字报。只不过其他学生的跟帖可以提高该帖子的知名度罢了(一篇帖子能否被置顶取决于后面所有跟帖的共同协作,通常是偶然的,但也可以被操纵)。这样的架构当然也容许理性讨论,就像就一个问题加入了一个聊天室,然而评论者一旦多起来,就很难有的放矢地针对某个观点进行回应。BBS的信息架构决定了它无法有效组织起公共讨论,只会更有利于和催生出标题党和网络推手(不带贬义)。这也就是为什么BBS会成为需要争夺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阵地了。加之在BBS上实名发布某些信息会招致校方的批评和压力,隐私和言论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样的架构转换才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我以为大学BBS的“社会性媒体”的功能十分有限。 继续阅读

个体的时代——评《网众传播》

[本文作者:Yolanda Jinxin Ma,南华早报(SCMP)社交媒体编辑,关注公民媒体、信息可视化、群体心理学、互联网政治。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政治学学士。本篇书评最初于2011年5月23日发表于国际记者网,亦发表于《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六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何威发来新书《网众传播》样稿,应该是国内出版物中为数不多的以社会化媒体及其使用中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有相对均衡比例的中外案例比较的学术著作。

社会化媒体在此书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在评论之前,首先应该厘清一下此书中使用的新概念——“网众”。根据何威的解释,“网众”是“网络化用户”组成 的群体而“网众传播”则是指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social media)中介的传播模式、现象与行为(P20)。

作为身处传统报业内部、工作却以社会化媒体为重心的小众,笔者尤其感兴趣的是何威如何分析社会化媒体对于大众媒体的影响。

对于大众媒体与社会化媒体的区别,何威有一个精彩的比喻。他说,如果说,大众媒体的经营模式有点像是“音乐会”,社会性媒体就更像是“嘉年华”。 (P114) 他认为,社会化媒体的所有者基本“隐身幕后,很少现身于信息生产、发布、流通、接收的过程中”,其实却不然,因为他低估了社会性媒体所有者可以发挥的“类 大众”影响。这种影响力可以发挥在其产品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且直接决定了这一场“嘉年华”的风格。例如新浪微博在发起阶段的产品策略之一是拉拢各大媒体的 记者、编辑,曾经有媒体报道说当时新浪所有工作人员都有指标要完成。这一产品策略直接导致了如今新浪微博与其他各家微博非常不同的特色,即时事评论多、社 会讨论多、媒体跟进多。 继续阅读

网众传播中的信息操纵——兼评《网络推手运作揭秘》

null 吴玫、曹乘瑜:《网络推手运作:挑战互联网公共空间》,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2009年冬,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的一个分会场上,不少与会者正因被大量信息连续轰炸而有点儿昏昏欲睡的时候,一场关于“网络推手”的论文陈述打破了沉闷的气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论文中具体的“推手”案例与细节,甚至包括各种价格、流程、操作方法。论文作者之一、时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的曹乘瑜利用人类学民族志观察的方法,详细解析了“网络推手”公司产业的情况;而另一位作者,澳门大学的吴玫教授则敏锐地发现这个话题非常值得重视,原因是它对互联网公共空间的侵蚀。这篇论文也给会场带来了热烈的讨论,例如有人认为公关和营销公司是商业公司,那么它们以赢利为第一要务则是无可指责的,不能用道德来指责其行为。这一说法的谬误之处姑且不论,起码反映出在当时人们对如何评判“网络推手”仍然是众说纷纭的。

一年多以后,由这篇论文生发而来的著作《网络推手运作揭秘:挑战互联网公共空间》终于面世了。此时已是2011年初,“网络推手”这个名词,经过各种媒体的广泛报道和网络热议,几乎人尽皆知。但此书仍旧是中国第一本专门研究“网络推手”的著作。其特色还包括:一、人类学民族志(Ethnography)的方法;二、将“网络推手”的商业现象与互联网公共空间的政治生活相联系的理论框架;三、较充足的个案;四、对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的两个概念“口碑营销”、“病毒营销”的论述,包括定义、发展脉络、相关理论、运作与监管等,并最终发现“网络推手”是一种病毒营销的中国变体;五、对欧盟、英国、美国、中国等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公约等的梳理对比。因此,本书非常值得社交媒体营销业界人士、关心互联网公共空间的学界人士、以及有关政府部门人士阅读。 继续阅读

《网众传播》序言二

(本文作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金兼斌教授)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性,这是不容置疑的。但社会演进的步伐不是匀速的,一如社会中不同人群在诸多方面特征的差序分布并非等差一般。社会的演变可以有很多因素促发和推动,其中,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在和平年代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技术早已成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特征的关键要素,且对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的结构和形态的影响也日益深入。就信息传播技术的社会影响而言,互联网进入中国后的这十多年,以及今后的十多年,必然是具有特殊历史重要性的。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通讯传播网络之覆盖的时代。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态,必然呈现诸多与此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所不同的特征和形态。考察网络社会与此前不同技术特征下的各种社会的差别,其中的一个维度是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结组织方式呈现出的可能性和灵活性。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普通民众——即通常所谓的草根——能够如此大规模的获得赋权,使他们有机会和能力去借助其所生活的社会中最基础的、对大多数人而言最终会变得触手可及的信息基础设施,来设计、调配、组织其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技术也从来不会自动转换为或者导致社会形态的演变。社会形态的演进必然是多种因素相互结合、借力而获得综合推进的。在我国,信息传播技术带来的社会转型,和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转型正好交结在一起,使得新世纪的头十年中,信息传播技术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演变和转型中承担了尤为特殊的角色和使命。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普通的民众,无不对这种社会基础信息设施的演变所带来的影响有深切的体会乃至敬畏。信息传播技术如何为我所用,是网络时代政府、企业乃至普通网民不得不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继续阅读

《网众传播》序言一

(本文作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熊澄宇教授)

进入计算机时代以来,人类的传播行为、传播观念、传播理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电脑的出现是个体的人与计算机的第一次结合。在PC平台上,人的无限创造性通过DOS、WINDOWS和各种人机交互界面的帮助,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文字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媒体演播系统等各种信息处理软件的不断出现和更新,使人们重新认识信息、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的意义。互联网的出现,把无数个体的信息终端连成一个整体,使人们不仅在实体空间里,而且在虚拟空间中也构成人群、社区和社会。各种移动信息终端的出现,使网络传播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信息交流从理想变为现实。

从表象看,由信息传播技术(ICT)帮助构成的网络化传播涉及的是媒体形态,是信息终端、传输渠道,网络环境;透过表象,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核心元素仍然是人,是人的思想、人的愿望、人的行为。人是信息传播的起点和终点,通过人的行为而作用于社会是信息传播的动机和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信息技术和媒体形态,都是服务于目的或动机的手段和过程。何威关于“网众传播”的思考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在今天的信息社会环境中梳理和辨析人类传播行为的钥匙。 继续阅读

《网众传播》后记

1997年的春天,我第一次踏入清华大学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第一次体验互联网。

实验室位于一栋宏伟的苏式建筑底部,被厚重的花岗岩环抱,形状狭长。雪白的日光灯下,数百台电脑分成几列延伸开去,几乎每一台前面都坐着聚精会神、目不斜视的人。在计算机风扇低沉的嗡鸣声中,击打鼠标键盘的声音格外清脆。实验室入口处,学生们手捧书本,排成长队等待,等到有电脑空闲时,方可刷卡进入。这个看起来有些沉闷、乏味的所在,却通过根根网线,连接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主节点,向清华师生提供了当时中国最快的网速、最丰富的网络资源、与欧洲、香港等地互联网最早的连接。

当时开放实验室里的电脑硬件配置,是主频百兆赫的“奔腾”CPU、16兆内存、2G硬盘和14寸CRT显示器;操作系统是Windows 3.1或Windows 95,上网用的是网景浏览器而非IE,大多数程序(包括游戏和操作系统)仍可以装入一张或几张容量仅1.44兆字节的软盘。而当时的互联网上,没有门户网站,没有搜索引擎,更没有在线播放的影视和音乐。

但是这一切都无法遮掩互联网在我们眼中的光辉与魅力,相比之下,我们当时身处的信息传播环境顿显“原始”: 继续阅读

Hello world!《网众传播》出版

2011年6月22日,夏至,《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终于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拍摄的样书封面,装帧清新典雅简约:

本书基本信息如下:
标题: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
作者: 何威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1-6
页数: 299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2252320

这里是《网众传播》在豆瓣网的链接,欢迎前往讨论!本书在各大网络书店均有销售。